1 適用范圍
適用于各類黑色、有色金屬的常溫浸漬和噴淋的除油、除銹去污處理。
2 主要特點
2.1 除銹快、脫脂能力強。能較快有效的去除金屬表面的銹蝕、污物及動物油、植物油、礦物油等常見油脂及防銹油,且不腐蝕工件。
2.2 去污速度快。一般只需5~10min即可將金屬表面的污物去除掉。
2.3 能很好的去除有色金屬表面的氧化膜,不傷基材。有一定的出光作用。
2.4 不含磷酸根和有害重金屬,無異味,屬環保型產品。
3 主要技術參數
序號 項 目 指 標
1 外 觀 淺黃色至黃褐色液體
2 使用濃度(%) 10
3 pH值 0.5~1
4 游離酸度(點) 60~90
5 總酸度(點) 75~100
6 使用溫度(℃) 常溫
7 脫脂時間(min) 浸漬:10~20;噴淋:3~5
8 脫脂方法 浸漬或噴淋
4 工藝流程
除油除銹 → 水洗 → 轉入下道工序
5 配制與維護
5.1 初次配制1m3,槽中加入1/2的水后,再加入XH-16B型除油除銹‘二合一’100kg攪拌完全溶解,加水至1m3,充分攪拌均勻。取樣測定總酸度和游離酸度若無條件檢測總酸度、游離酸度,可以控制pH指標在工藝范圍內。
5.2 用于噴淋處理時,可適當另加配套的專用消泡劑,推薦用量為0.05%~0.1%。
5.3 隨著連續工作,槽液連續使用,要定期檢測指標和補充XH-16B型除油除銹劑。
5.4 處理液槽采用玻璃鋼、聚氯乙烯板、不銹鋼等耐酸材料制作。
5.5 處理后的工件轉入下工序前,應流動水清洗干凈。
5.6 如果工件表面油污嚴重或為了加速脫脂去污速度,可將XH-16B型除油除銹劑提高2%~5%。
5.7 檢測方法
5.7.1 總酸度(TA):取磷化槽液10mL,加50mL蒸餾水,用酚酞為指示劑,以0.1mol/L的標準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變粉紅色時為終點,所耗用的NaOH標液的毫升數為總酸度,用“點”來表示。
5.7.2 游離酸度(FA):取磷化槽液10mL,加50mL蒸餾水,用溴酚蘭為指示劑,以0.1mol/L的標準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淺黃色變藍紫色時為終點,所耗用NaOH標液的毫升數為游離酸度,用“點”數表示。
5.7.3 pH值:用精密pH試紙測定或酸度計測試。
5.8 要注意打撈槽液表面的浮油,以防工件重新沾上油污。
5.9 最好與鐵系磷化或皮膜配套。
6 包裝儲存
25kg的塑料桶包裝,儲存于陰涼通風處,注意防止破損泄漏,與堿性物質隔離存放。
按一般化學品儲存運輸。
7注意事項
裝卸時輕拿輕放,防止破損飛濺到眼睛里,配制或使用過程中應配戴防護用品(如耐酸橡膠手套,工作服),如接觸皮膚或眼睛立即用水沖洗。